肝病科普十个你不知道的乙肝误区

文章来源:肝病_肝病治疗_肝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发布时间:2016-9-8 11:30:17   点击数:
  

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发病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误区。

来源:护肝卫士

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发病率高。根据最近的一次普查(-)数据显示,乙型肝炎依然是我国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60%,人群中约有10%为乙肝病毒携带者[1],在这些慢性携带者中,约%,即有2千万病人终究会死于肝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等[2],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以致人们对乙肝谈“虎”色变。

近10多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乙型肝炎的避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们,乃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对乙肝的认识仍存在很多误区,给社会公众和乙肝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恐惧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正确认识乙型肝炎对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以下就人们对乙型肝炎认识上常见的“误区”加以阐明,以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认识。

1、“通过空气和一般接触可沾染乙型肝炎。”

目前医学已证实[3],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液和某些体液传播,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输注了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包括全血、血浆、血清和其他血液制品);②使用了被污染的用具,如针灸针、注射器针头、手术用具、血液透析用具、采血用具等;③母婴垂直传播;④性交传播。经口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较小,曾在人的实验性感染中,给予45名“志愿者”口服乙型肝炎患者的粪便悬液,结果均未病发。蚊虫叮咬传播乙型肝炎,医学上还没有得到证实[4]。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处理也有明确的规定:[5]“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管工作外,可照旧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HBsAg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及行业卫生,牙刷、剃须刀及盥洗用具等应与健康人分开。”因此,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性的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空气更不会传播乙型肝炎。

2、“HBsAg阳性就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的诊断必须具有两个条件,1是感染了乙肝病毒,2是要有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当血液中检测到HBsAg时,仅仅表明感染上了乙肝病毒,如被检者肝功能长时间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则可能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者只有在出现肝功能异常时,更准确地讲,HBsAg阳性者只有在肝组织出现病理改变时,即出现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炎症改变时,乙型肝炎的诊断才成立[]。

3、“‘大三阳’比‘小三阳’病情严重”

大三阳“与”小三阳“均是俗称,所谓”大三阳“系指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查中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系指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临床上,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乙肝标志物来了解乙肝病毒在人体内的存在和复制等情况。”大三阳“相对”小三阳“来说,病毒复制相对更加活跃,传染性相对更强[]。但乙肝病人病情的轻重(即肝伤害的程度)不能根据”大、小三阳“来判定,由于乙肝病毒致使人体肝细胞损伤主要是通过复杂的免疫介导机制造成的免疫损伤,而非乙肝病毒直接伤害肝细胞。许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情的轻重与HBeAg阳性与否、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的多少无明显的直接关系。”大三阳“者可以没有任何肝功能损伤或任何临表现,而仅表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小三阳“者则可能是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是重型肝炎、肝癌患者。

4、“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难康复。”

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难康复”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急性感染者中约%的感染者都可康复,病毒可以完全被清除,机体可产生保护性抗体[1]。慢性感染患者中绝大多数仅为病毒携带者,而无严重病变。能够发展成慢性肝炎者仅占%,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下,对慢性乙肝患者确切很难用甚么药物一次性根治,但经过公道的医治和身体保养,使肝功能恢复和保持正常,使病情保持长时间稳定,到达临床治愈的目的或避免病情恶化、延缓病情发展是完全可以到达的。少数慢性乙肝患者经过积极和公道的抗病毒医治后,仍有可能完全康复。

5、“转氨酶越高、黄疸越深,传染性越强。”

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弱取决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及血液和体液中病毒数量的多少。而与乙肝患者病情的轻重、转氨酶高低、黄疸深浅无明显关系。转氨酶越高、黄疸越深是肝细胞破坏较多、肝伤害严重和病情越重的表现,其实不表示患者的传染性越大。可能恰恰相反,转氨酶越高、黄疸越深,肝伤害越严重,其传染性越低。由于乙肝患者肝细胞在遭受破坏的同时,乙肝病毒亦同时被清除,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常常见到,一些重型肝炎患者,尤其是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中检测不到HBVDNA,乃至检测不到HBsAg,反而部份患者可检测到抗-HBs[12]。所以,肝损伤越严重,其传染性可能越小。

6、“保肝药物医治多多益善。”

许多患者,包括一些医务人员都有这样一种误解,“保肝药物是保护肝脏的,多服、长服是有好处的”。这类观点是十分毛病和有害的。乙肝患者在肝功能正常和稳定的情况下,无需医治或无需长时间医治。只有在肝功能有损伤时,才需进行保肝等医治,医治也应在医生指点下,公道有效地用药,切忌多用、滥用、过量用药,否则适得其反,反而增加肝脏负担,致使病情加重。由于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解毒的器官,过量的药物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联合运用,其药理作用不一定是协同或相加。

选择药物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①用药须对症,根据病情,有的放矢。②用药勿偏信,一些药物广告和药品推销员的宣扬常常夸大疗效,不可全信;一些自称的“祖传名医”和“祖传秘方”更不可轻信,有疑医院咨询和诊治。③用药目的须明确,用药应以减少肝细胞的坏死、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延缓和阻断病情向肝硬化方向发展为主要目的。④保肝医治用药不宜过量,疗程不宜太长,一般病人选择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便可,用药越多,并不是多多益善,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巩固一个月,便可停药视察。⑤医治和视察进程中应定期复查肝功能,酌情调剂医治方案。

7、“乙肝患者不能运动,宜静养。”

对乙型肝炎急性期的患者,休息是至关重要的,急性期的患者宜采取卧床休息。由于卧床时肝脏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其它体位,充足的血流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受损肝细胞的恢复。同时,人体在运动时产生的诸如乳酸等大量代谢产物,需经肝脏代谢,必将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当病情进入恢复期后,应按部就班地增加活动量。适当的活动可增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更有利于减轻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利于病人康复。另外,过度的静养,身体容易发胖,可能出现脂肪肝,脂肪肝又影响肝功能的恢复。

8、“得了乙肝就会得肝硬化和肝癌。”

社会上许多人,乃至包括一些医务人员可能认为,感染乙肝有三步曲:“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以致于人们对乙肝谈“虎”色变,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恐惧。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肝癌和肝硬化与慢性肝炎确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种必定的因果关系,就好象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一样。

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社会公众也没必要恐惧。慢性迁延性肝炎肝损伤较轻,经系统医治,预后良好,不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慢性活动型肝炎虽然医治难度较大,但经过科学、系统、公道的医治后,病情亦可得到控制,不致恶化。个别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但即便是肝硬化的患者,终究发展为肝癌者也是为数极少的。

9、“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结婚和生育。”

我国目前的《婚姻法》并没有规定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结婚和生育,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可以结婚和生育的,这也是他们的权利。但考虑到配偶和下一代的健康,避免出现夫妻间的沾染和/或母婴垂直传播等问题,应根据情况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夫妻一方如果有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另外一方应当接种乙肝疫苗,待机体产生保护性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Ag)后,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机体没有产生抗体,夫妻间过性生活应当使用安全套,夫妻感染乙肝病毒的一方,在性生活方面应当适当控制,同时应当避免过于劳累和酗酒,尤其是当肝功能有异常时更注意。至于生育问题,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是男性,其实其实不影响婴儿的健康,乙肝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只要婴儿出身后,作为父亲的注意一些个人卫生,就不会沾染给孩子,加上我国对刚出身的婴儿全部注射乙肝疫苗,父亲沾染给孩子的可能性会愈来愈小。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与HBeAg阳性与否有明显的关系,“小三阳”的母亲产生母婴传播的可能性要明显低于“大三阳”的母亲。

因此,建议“大三阳”的女性,如果希望生育的话,最好在HBsAg转阴后再怀孕生育。“大三阳”的女性生育,只要婴儿出身后及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80%以上儿可以阻断母婴传播。“小三阳”的女性生育的婴儿,在出身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90%以上可以阻断母婴传播。婴儿出身后,最好进行人工豢养。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不能结婚和生育,而是应当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再结婚和生育。

10、“成年人不必接种乙肝疫苗。”

人类对乙肝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亚洲人群,既往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和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成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群:①全部新生儿、幼儿园的孩子和新参军的军人;②有职业危险的传染病科、口腔科、血液透析室和常常接触血液的医务人员、保健人员及卫生防护人员;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性接触者或其他接触者;④注射毒品成瘾者;⑤到乙肝病毒感染多发区去的国际旅游者;⑥血液透析者;⑦使用血液制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⑨需长时间运用免役抑制剂者;⑩男性同性恋者、有多个性火伴的异性恋者。

正确认识和防治乙型肝炎,不单单是个医学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乙型肝炎患者不单单需要医学的医治,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经过多年的努力,人们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定会找到攻克这1顽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DaiZC,:Viralhepatitisinchina:seroepidemiologicalsurveyinChinesepopulation(partone)。ina:SciTechPub...

[2]idemiologyofviralhepatitis:anover-view[J].SeminViro;l4:-.

[3]遐龄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版,-.

[5]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8(6):-

[6]周平。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

[7]李景泰,林万明。临床医学份子生物学现状和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8]周平,张木森,蔡庆,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师杂志,;2(12):.

[9]周平,张木森,蔡庆,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J].华人消化杂志,,6(3):-.

[10]周平,蔡庆,关键,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肝损伤的关系[J].世界感染杂志,;1(2):-.

[11]ZhouP,CaiQ,GuanJ,lationshipbetweentheconcentrationofHBVDNAandliverdamageinserumofthepatientsofchronichepatitisB[J].JGastroenterolandHepatol,;16(supple):A.

[12]遐龄征。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









































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kowo.net/gbyf/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