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你,有患癌焦虑吗

文章来源:肝病_肝病治疗_肝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发布时间:2021-8-22 13:37:18   点击数: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癌症的话题,三天两头上热搜。

上周有#癌症早期几乎无症状上热搜,阅读量超4.3亿。

这周#北医三院医生揭露肿瘤治疗黑幕也上了热搜,阅读量在24小时内就突破1亿。

癌症话题热搜的背后,我看到了国人在癌症面前极度凸显无奈、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

首先,每天国内就有1.25万人确诊癌症;

根据WHO的数据显示,年,中国有万新发癌症病例,万死亡病例,全球每4名新增癌症患者中,就有1个在中国,相当于国内平均每天1.25万人确诊患癌。

1.25万人每天呐,你掰掰手指头,看看你的工作单位有多少人,你所住社区又有多少人。

说不定,今天和你擦肩而过的某个人,就是已经或者即将被确诊癌症的那一个人。

过去我们还认为癌症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怎么可能得癌症。

但我们去看年和年的统计数据,就会发现在这14年间,中国年轻群体的癌症发病率普遍上扬。

尤其是青年女性群体发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男性(数据图片来自“谷雨数据-腾讯新闻“)。

这一现象,其实在达尔文系列重疾以及完美人生系列重疾的理赔数据,也可以得到印证。

女性在60岁前重大疾病(癌症)的出险率高于男性。

其次,癌症多发,要命的是太难发现,早期几乎无症状;

早期无症状,所以你即使患上了肿瘤,你也不知道,更不会去进行治疗。

等你发现了,可能就已经到了中晚期。

癌症早筛无疑是对抗癌症的利器,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率和5年生存率都会越高。

美国研究表明,年到年,美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一级预防起了35%左右的作用;

二级预防起了超过53%的作用,最佳的临床治疗则只起了11%左右的作用。

这个二级预防,就是癌症筛查。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下,你有做过癌症早筛吗?

或者你了解癌症早筛吗?

我估计90%的人都没做过,不了解,当你对一个事物都不认识的时候,更何况去使用它。

以结直肠癌为例,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机构公布的一项统计,在所调研的肠癌患者中,有97%的人在患病前从未做过肠镜筛查。

另一方面,比如肠镜、胃镜这样的检查,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去主动检查,除非是发现身体有感不得已。

我有看到爱康集团年的一份体检数据,说他们客户便隐血弃检率约65%,肛门、直肠指诊弃检率约37%。

想起我自己在年初美年体检时,肛门弃检了。

不过目前的癌症早筛,主要还是依靠内镜、影像学检测(低剂量螺旋CT等)、组织活检等传统检测手段。

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局限性,检测敏感度和特异性都不够理想。

这也制约着人们对癌症早筛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

第三,中了已万分不幸,关键是又耗钱,而且治疗黑幕也是屡见不鲜。

“诱骗治疗”,“榨取金钱”,致“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花费了常规治疗的10倍以上”……

这些关键词,要是安在任何一个医生头上,我相信都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事实上这就发生了。

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公开指控上海某三甲普外科医生陆巍,用的就是上面的关键词。

如果这只是个例,那我们就谢天谢地。

事实上,这种恶性肿瘤治疗乱象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如果不是张煜医生敢于站出来,讲出这些内幕,我们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知道。

他说,目前的癌症治疗发生了很多“人财两空”的悲剧;

过去1年多时间内,医院超百例对于肿瘤患者的不当治疗,其中部分是非常恶劣的行为;

不当治疗导致患者花费大幅上升,给部分患者带来痛苦、伤害,乃至死亡;

这些乱象是由于“经济利益”和“专业知识不足”所致。

癌症花钱是花钱,比如羽坛名将李宗伟治疗鼻咽癌,一共进行了33次质子治疗,每次25分钟,治疗费用共万人民币,近万。

但李宗伟的万肯定不能拿过来作为我们普通癌症患者的经济费用参考。

年,《柳叶刀》杂志曾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癌症患者财政负担的文章,在名癌症患者中,每名患者的平均支出为美元,非医疗支出占9.3%。

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平均每个家庭的年收入仅为美元,这意味着大部分癌症患者需要借钱看病。

此前也有媒体记者去采访一些癌症患者,发现他们人均年总花费要在15万左右,而且这15万还是年的数据。

在北医三院张煜揭露出来的一个案例,青海患者远赴上海求医,租的地下室阴暗潮湿,还有老鼠,用的确实3万一次的NKT免疫治疗针。

这类激进的治疗方案,价格高昂,绝大部分花费,病人需要自费。

如果不考虑患者的家庭经济条件,选择激进的治疗方案,最后大概率只能落个人财两空,而有一些无良医生却赚得钱包鼓鼓。

癌症的无孔不入、癌症的来去无踪、癌症的治疗黑幕…压得人们已经透不过气来。

前段时间,我分享了丁香医生发布的一个数据,说60%的95后和58%的00后担心猝死。

今天,我再分享个搜索和平安健康发布的数据,69%的癌症焦虑人群都是在年轻人(19岁-34岁);

我一开始,也纳闷了,这个阶段年轻人至于那么焦虑癌症吗?

怎么也应该是35岁-50岁中年人肯定焦虑得更多一些吧?

后来想想,也不对,中年人要焦虑的事儿多了,

什么职场KPI、职场竞争力、学区房、鸡娃教育、房贷等等,哪里有时间去琢磨癌症这事儿。

想起脱口秀大会,呼兰讲到人们去玩鬼屋,最淡定就是中年人,

因为中年人生活比鬼屋残酷多了,跑也跑不掉,走也走不动,干脆让鬼干掉还实在。

面对癌症,也不是说没有办法。

劳逸结合、少熬夜、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多运动,年轻人能够做到这些就够了。

当然,也有必要适当配置一些重疾险、防癌险、医疗险,以备不时之需,也花不了多少钱。

你说呢?

推荐阅读:

注意啦!个新生儿中5.6个是缺陷儿前段时间的理赔案例

女友大三阳家里不接受咋办来看看我的这一思路如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kowo.net/gbdsy/5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