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买保险,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是真的难,
容易是因为正值年轻力壮,可选的产品非常多,不像老年人那样,不是年纪太大买不到,就是身体大小毛病不断,过不了健康告知买不了,
但保险毕竟牵扯了太多的专业知识,法律、医学、金融……单拎出来任何一门都足以让人头疼,更何况一下子糅合这么多门,能选的产品再多,不懂也照样架不住被人忽悠,
我看过无数家庭的保单,毫不夸张,90%的成年人保单,四大险足额配下来,至少要被保险公司生生薅走一万多!别看新闻整天吹嘘各地平均工资有多高,咱们国家的贫富差距有多大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更多的是领着三四千工资,数着柴米油盐过日子的普通人,每年可支配收入可能就三万多,却有小一半都要被拿走买保险。
贵也就算了,保额还低,保障责任也不全,最后白花了冤枉钱,保险却根本没起到保障的作用,而成年人身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反而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重点聊聊成年人该如何配置保险,堪称全网最全攻略+最高性价比产品+最完善方案,当然,方案再完善,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更不是想让你不加思考就参照着方案来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么写下来,其实是更想把把配置的思路与方法教给你们,究竟怎么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如何取舍各个保障责任,如何用有限预算配置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思路学会了,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思路对了,哪怕你的预算只有一千块,你一样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大家仔细看。
主要内容如下:
一、成人买保险常踩的“坑”
二、这些保险,成人该怎么配置
三、不同年龄阶段,成人保险配置方案
四、关于成人买保险的其他问题汇总
一
成人买保险常踩的“坑”
1、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问题,买大而全的垃圾产品
保险的复杂程度真不是闹的,谁看谁头蒙,如果能一张保单保所有,谁不想一步到位?
但其实这种号称“从天保到地,从头保到脚”,看似大而全的保险产品,其中暗藏的猫腻却是数不胜数,
就先说价格,产品溢价严重,奇贵无比,
保贝秉持着科学严谨的精神,以“大而全”拥有的保障为标准,在市面上挑了好几款产品,
发现同等的保障,这些产品加一起的保费还是要便宜很多,
他们为什么这么敢要价?就是因为它捆绑了一堆垃圾又用不上的多余保障,
就像咱们去买水果,本身是只想要一个苹果、一串香蕉,一共20元,打包在一起你却要卖给我块,其中还掺杂了不少歪瓜裂枣,这里最典型的一个枣,就是长期意外险,它有多坑,看图,
同样是20万保额,x护甲平均年保费只要59元,xx福附加的长期意外险却要元,足足贵了十倍。就这还不算,xx福捆绑的终身寿险+终身重疾险更是让人窒息,产品溢价不说,并且还是共享保额,如果出险,重疾赔掉28万,那么寿险就只剩下2万额度……
买的时候明明是按每个险种独立算钱的,结果要赔的时候却是共享保额,这种大而全的保险产品,出两份钱,只拿到一份保障,有用的保障不足,没用的溢价捆绑,你自己说坑不坑,这可是失去了买保险的意义。
2、“有病治病,没病返钱”的返还型保险
甭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重疾产品,一点不夸张,返还型保险就是当代保险领域最大的杀猪盘,不花钱得保障,看似薅了保险公司的羊毛,实质就是专门用来收智商税、割韭菜的。
直接来上对比,同样是重疾险,
一款是纯保障的妈咪xx,年交保费元,
一款是返还型的x满分21,年交保费元,
同样的保额和保障,怎么后者反而比前者贵了十倍不止?
那是因为一开始返还型保险就没打算给你正经保障,它的设计之初就是以坑人为目的,就像你去买车,明明花了一辆奔驰的钱,却只提到了一辆奇瑞QQ,你说你亏不亏,
保险公司所谓的返还,其实就是拿着你多交的这部分钱去利滚利几十年,最后再把不知道已经贬值了多少倍的本金还给你,自己却赚得盆钵金满,不信算笔账,
返还型的产品比消费型的产品每年要多交元,15年多交元,
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一般在5%-8%,哪怕按最低的5%计算,除去返还给我们的元,保险公司也能净赚将近18万。
仅靠一个人的保费就能赚这么多,那几十上万呢?这可是暴利啊,可最后我们能落下什么好处?屁都没有,这个钱哪怕存银行只按2.5%的固定利率生息,30年后也能拿到21万。
你说多花十倍的价格买个返还型保险,保障不充足,返钱收益还跑不赢通货膨胀,乐呵呵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不是做慈善的,这就是典型的复利陷阱,利用咱既想保病,又怕钱白花的心理,精心设计出了这种返还型保险,妥妥收智商税呢。
3、给孩子、老人“钢盔铁甲”,自己却在“裸奔”
本质来讲,这不算坑,但确实有太多太多人掉进这个保障误区里了。
比如保贝替上千个家庭看过保单,其中一大半的家庭保险配置,都是先给孩子买齐四大险,加起来上万块,而自己啥都没有……
都不说这个保费能买齐一家人的产品了,重点是孩子万一出事,咱家长能砸锅卖铁担着,自己出事你指望孩子去干啥?
只能说,很多人对风险感知有严重偏差,说着是父母之爱、子女之孝,给孩子老人一身“钢盔铁甲”,想着自己还年轻,身强体壮不怕事,以至于保障“裸奔”,但面临实实在在的风险时,这种做法就是大错特错。
说白了,对孩子和老人而言,我们才是最大保障,只有把家里摇钱树给保住了,这个家才不会垮,所以你就记住,家里谁最能赚钱,谁就先买。
风险不容有失,一定记住优先给成人配置好保险,再考虑老人和孩子。
4.轻信代理人,买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赔一概不知,最后理赔留下大隐患
①被“人情单”疯狂轰炸,钱花了,最后还要受一肚子的窝囊气
成年人的世界,少不了各种人情交际,放到买保险这块,也最容易被强买强卖,亲情绑架,
不管你需不需要,上来就给你推销保险,和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下来,
有掂着礼物整天嘘寒问暖的,
有假借相亲名义死皮赖脸的,
有打着爱的名义道德绑架的,
其中要说代理人最爱干的,必然是亲情绑架,
他们充分地利用了乡里乡亲拉不下脸面的心思,把中国的熟人经济玩到极致,
凡事专找熟人做生意,简称人情杀熟,
关键很多人真的容易被潜移默化的洗脑,最后乖乖掏钱,
买下又贵又垃圾,甚至是自己完全不需要的保险产品,就算回过味了,退保都不敢退,怕亲戚臭了,只能自认倒霉,有委屈自己受着,你说这“坑”跳的憋屈不憋屈。
听我的,买保险一定要看自己的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别耳根子软到别人推荐啥就买啥,最后亏的都是自己。
②忽悠说“保险随便买,熬过两年就能赔”
很多朋友线下买重疾险的时候,特容易被销售人员信誓旦旦的忽悠说:“身体有病也没关系哈,只要熬过两年,保险公司不赔也得赔,这都是《保险法》明文规定的,尽管放心!”
呵,这话说的可真是牛气哄哄且极其不负责任。
那保贝就想问了,按这个逻辑的话,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血压等投保时都不用告知,熬过2年都能赔了……
其实这个说法,很多销售人员都爱讲,为的就是让你速速掏钱,他好领提成,管你健康与否,虽说《保险法》确实也写了: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这就被线下销售人员以此作为“2年后保险一定会赔”的依据,但事实是,保险法第16条的后半部分很少被提及——
后半部分解释就是,买保险故意隐瞒相关病史,保险公司有权不赔偿,甚至每年交的保费都不退你;买保险时如果因为重大过失没有告诉保险公司相关病史,而且这个病对后来发生的理赔有直接影响,保险公司也有权不赔偿。
比如说,王某在08年投保了重疾险,13年申请“甲状腺癌”理赔,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王某在投保前已确诊“甲状腺癌”,于是发出拒赔通知…
王某这种就是典型的未如实告知,虽然已经熬过了四年,法院最终还是判拒赔。
因此,千万不要隐瞒告知,也不要轻信销售员说的“过了两年一定赔”,
说一千道一万,保险就是一纸合同,最大诚信的合同,咱在投保前一定如实告知,他们签了单赚了钱,管你以后理赔如何,而我们可能就白交了几十年保费,最后得到一张无法理赔的保单……
③被各种销售套路蒙蔽,保险理财分不清,最后本金都收不回
这年头,去银行存个钱,都不得不提防“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不然一不小心就存单变保单。
“存钱吗?年收益5%,存就送保障,随取随用……”
虽然身着银行工作服,但实则却是保险销售员,仗着大家对银行的信任,忽悠我们买了保险产品,反复强调收益有多高,回报有多丰厚,只字不提保险二字。
最后交了钱,签了一大堆合同,等事后反应过来想要退保,却早已过了犹豫期,连本都拿不回来。
尽管现在监管部分要求实施“双录”,但保险丰厚的油水仍挡不住一些银行顶风作案,存单变保单的纠纷数不胜数,为了赚取高额代理费,一些银行默许保险业务人员身着银行工作制服,蒙蔽前来办理业务的存款人,极尽巧言之能事,诱使消费者转购保险产品。
最后,买的产品,要收益没收益,要保障没保障。
总之这代理人的套路,是一环接一环,一不小心就踩坑,所以大家多长个心眼的好,提前知道他们的各种“套路”手段,也省的以后被坑被骗……
二
这些保险,成人该怎么配置
1、明确风险,明明白白配保险
无论是谁,买保险的第一步都是认清自己有何风险,比如我可能会得重病,重疾风险造成住院治疗或者不能工作的经济损失我承担不了,所以需要买重疾险。
那对成年人来说,几乎是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赚钱主力,绝对是重点保障对象。
所以风险逻辑直接就决定了,这个年纪的人得用四大险来全方位保障!!!毕竟家庭支柱一旦被某个风险击中,对整个家都是巨大打击。
所以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在有社保的基础上,完整的保险配置应该包括:
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重疾险
医疗险和重疾险就是病险,对冲的是上图中“住院、门诊、患重疾、轻症”等各种疾病风险,一个管报销,一个给现金,得多大病咱都不怕。
意外险是普世性险种,这个没啥说的,人生意外不断,不管啥年纪最好都配上,除了对冲意外身故外,它还有部分医疗保障。
那最后的寿险就是最简单的了,用来对冲身故的,死了就赔钱。
医疗险、意外险、寿险这三个买起来相对简单,我之前也都写过,难就难在重疾险上。
对成年人来说,重疾险绝对是保险配置关键,只要重疾险选定了,以后咱每年买保险花的钱基本上也就定了。那关于重疾险,保贝也在准备中,正着手给大家出一篇挑选重疾险的大文章,争取把这块“硬骨头”用大白话给各位一次性讲个明白,所以今天不细说,咱下次一块看,但重疾险产品测评我给放下边了,都是目前市场上很优秀的产品,大家参考一下按需选择。
2、目前市场最优秀的保险产品全面测评
百万医疗险
现在市场上的百万医疗险,保障责任几乎趋同,所以挑选百万医疗险,主要就看两方面,续保条件和免赔额——续保条件,谁保的长谁牛逼;免赔额,越低越容易获赔。
除了这俩,其它的增值服务都是零星参考点,不重要,毕竟大家都差不多。
具体的挑选细节、如何避坑等,直接戳链接,看我这篇文章就行:最新医疗险榜单来了!四月最值得买的百万医疗险都在这
我也把性价比非常不错的几款,适合成年人的百万医疗险测评榜单放下边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制,花多少报多少,买一份就足够了!买多了也不会多赔一份钱,
好医保·长期医疗险(20年版):前面说了,谁保的长谁牛逼,这款保20年的长期医疗险无疑拔得头筹,只要买了,就可以安心持有20年,不用担心会因产品停售或身体变化而无法续保,对于年纪稍大的朋友来说非常友好,所以看重保证续保期限、保障时间长的,放心选这个。
好医保·长期医疗险(6年版):支付宝上的爆款产品,续保条件仅次于上面那款保20年产品,但保障细节要更为优秀,最大的亮点是6年共享1万免赔额,变相降低了理赔门槛,还可报销外购药等,如果看重全面保障的,选它没错。
超越保(标准版):同样是一款6年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实力不弱,若上一年未理赔,免赔额还可逐渐递减年,最低降至元,无疑降低了理赔门槛,免费附带的增值服务也多,如就医绿通、住院押金垫付等,重点是价格实惠,如果是健康的年轻人群,想要保障全面且追求性价比的话,我比较推荐这款。
尊享e生:尊享系列的第19次升级,基本保障和去年差不多,最大的亮点是扩展了投保年龄,最高至70岁都能买,且增加了不少附加保障,如中老年特定病、特种进口药等,选择灵活性更大,但在续保上不尽人意,不保证续保,如果来年停售,咱们随时可能裸奔,更适合年纪大,不好买百万医疗险的朋友或家人买。
直接说结论
总体看下来,这几款算是目前市面上比较优秀的产品了,保障全,价格优,但横向对比下来,我唯二推荐两款,一款是好医保·长期医疗险(20年),续保条件没得说,一款是超越保(标准版),价格实惠,性价比高,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重疾险
对于成年人来说,重疾险是保险配置关键,是重头戏,也是挑选起来最麻烦的部分,种类多,产品更迭快,还涉及到了各种病症等,真的复杂,所以在这不展开说,以后保贝会专门出一篇针对重疾险的内容来详细讲讲。
今天先简单了解下,关于挑选重疾险时,保障责任的重要程度排序,看看哪个才是挑选重疾险的重点。
对照着这些因素,经过多层筛选,这里我也选出了几款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康惠保旗舰版2.0:一款加了“前症责任”的重疾险,若不幸患了20种前症,可以赔付15%保额,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理赔门槛,重疾则是赔付%保额,赔1次,若60岁前得重疾,还能额外赔付60%保额,保障充足。
不过这款产品的基础保障也只包含重疾+前症,像轻症、中症都得自己添加才有,虽说保障更灵活,但如果有条件,我还是建议大家直接把这俩加上,都是十分实用的保障。
此外还可选癌症二次赔,保障上我看了没啥坑,有预算的可以添上,一是癌症确实高发,二是加上价格也还算是有优势,我拿它和福满一生做了简单对比,同等条件下,加上癌症二次赔,福满一生要贵了左右,康惠保旗舰版则只贵了左右。
不过在实际投保中,这款产品限制较多,比如想保至70岁就必须投保身故责任,超过30岁或35岁保终身就不能选择30年缴费,
但总体看下来,康惠保旗舰版2.0的保障还是很全面的,价格优势也明显,如果你目前还没有重疾险,可以重点考虑一下这款。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守卫者3号的升级版,同样是重疾不分组赔2次,甚至赔付比例还更上一层,前15年首患重疾,可赔%保额,1年后再次确诊重疾,可赔%保额,如此的赔付力度在当前的重疾新定义市场中,算得上是名列前茅,能抵抗几十年后的通货膨胀。
价格也很实惠,尤其是对女性,保费可以算是目前产品里的底价,30岁女性买50万保额,交30年保终身,一年只要元,比其他单次赔重疾险还要便宜,
还可选癌症津贴责任,只要确诊患癌后1年继续治疗的,每年可领40%保额,最多领3年,累计最高给付%的保额,就是这项责任贵了些,但考虑到癌症的获赔率很高,加上还是很实用的,
和上面的康惠保旗舰版2.0一样,这款也有保至70年版本,同样捆绑了身故责任,而且保额最低40万,算笔账,30岁男,买40岁保额保至70岁,一年要元,反之如果直接选择保终身,就不用捆绑身故责任,每年保费只要元,也就贵了元,
如此看下来,咱们直接选择“保至终身+基础保障+癌症二次赔”就行了,要划算很多。
总之,这款产品也很能打,虽然首次赔付比不上康惠保2.0,但对于多次赔付的产品,它的性价比已经相当高了,看重多次赔的可以考虑这款。
达尔文5号焕新版:对标之前的达尔文3号,产品保障依然十分全面。
重疾单次赔付,轻、中症则可多次赔付,且60岁以前,重疾、中症、轻症均可额外赔付,重疾多赔80%保额,中症多赔15%保额,轻症多赔10%保额,大大提高了人生前期的保障,要优于市面上大多数同类产品。
若确诊晚期重度恶性肿瘤,还可额外赔付30%的基本保额,还是很贴心的。
如果想要保的更全,还可附加癌症二次赔和心脑血管二次赔,赔付比例均高达%,其他产品几乎是%,算了下,30岁男,40万保额保终身,附加上癌症二次赔的话,也就贵了元,价格还算良心,有预算的可以加上。
总的来说,达尔文5号赔付比例较高,癌症晚期保险金也不错,但是最高保额有限制,只有46万,而且价格相较于康惠保2.0有点点贵,可以作为康惠保的备选项之一,或者你比较注重癌症保障的,可以优先考虑这款。
完美人生守护:同样是信泰家的产品,基础保障和上面的达尔文5号差不多,重疾+轻症+中症是必选项,可选保障都是癌症二次赔、心脑血管二次赔和身故保障,赔付比例和细节条款也都一样,保贝这里就不啰嗦了。
不同的是,这款产品自带特色保障,是关于少儿和老年的特定重疾额外赔,
针对少儿,18岁前患规定的10种少儿特疾,额外赔80%的保额,但它的少儿特疾只覆盖了6个少儿高发重疾,保障略有缺失,
另一个针对老年人的保障,还算较用心,60岁后得老年特疾,额外赔80%的保额,对有阿尔茨海默、帕金森家族史的人来说,是个利好。
但价格上比起康惠保旗舰版2.0还是不占优势,最高保额也有限制,如果想买信泰家的产品,我还是更推荐达尔文5号。
直接说结论
目前重疾市场正处于过渡阶段,产品表现整体来说都中规中矩,价格普遍上涨,不急的话,大家可以再观望一下,如果急着入手,首推康惠保旗舰版2.0,性价比较高,其次是达尔文5号和健康保普惠多倍版,都还算有竞争力。
定期寿险
寿险就不废话了,是最容易挑选的产品,玩的就是个比价游戏,买起来就一个要求,看价格,谁便宜买谁。一般是有家庭责任在身上的朋友才需要买寿险,也就是家里谁赚钱就给谁买,所有老人、小孩是不用买寿险的。
具体的挑选细节戳链接,看我这篇文章就行了:堪称性价比之王的定期寿险,依然是它!
我也把性价比非常不错的几款,适合成年人的定寿测评放下边了,大家参考一下,
定海柱2号:依旧是目前市面上的底价产品,价格没得说,保障期间灵活。和普通定寿相比,还多了私家车意外身故全残保障,可额外赔付50%的保额,最高万,加上也没贵几十块钱,挺划算,但这款产品的健康告知也会相对严格一点,会询问乙肝大三阳、肝炎等,不过只要你身体健康,满足要求,买这款准没错。
大麦:这款是去年的升级版,除了基本的身故/全残保障外,新增了法定节假日的交通意外保障,可获得%-%的保额赔付。而且还能以旧换新,去年买过大麦的朋友,可以免健告,免等待期,升级为大麦,同样地,大麦未来也可转同系列产品,选择还挺灵活。价格方面,要比下调了不少,竞争力更强,而且核保也挺宽松,2型糖尿病、甲状腺癌等均有机会参保,对于身体欠佳的朋友,可以试着投保这款。
瑞泰瑞和:更推荐女性购买的一款定寿,首先是孕妇可买,健康告知不提及;其次是不限职业,对于家庭主妇也不限制保额,单看这两点,就对女性很友好。
而且相较于去年的版本,可选责任还多了三项,如额外赔付50%的特别身故/全残保障等,但三项最多只能选一项,咱们可以看情况添加,同时,价格也降低了不少,健康告知也很宽松,像大小三阳、肺结节等都可以买,对于女性朋友可以首先考虑这款,
直接说结论
今年升级的几款定寿,价格上更能打了,保障也更丰富了,但我首推的,依然是定海柱2号,毕竟价格是王道,虽然健康告知严格了一点,只要你符合条件,挑这款准没错,但如果你身体欠佳,过不了健康告知,则可以考虑健告相对宽松的大麦,性价比依然很高。
意外险
对咱成人来说,家庭责任大,所以买意外险时,要把意外身故/伤残的保额做高,万一死了或残疾,赔付的钱不但要花在自己身上,还得考虑养孩子、照顾老人等。
买起来也不难,一年一买就成,这个险种作为普世性保险,一般都一价到底,所以别买那种长期意外险,又坑又贵,性价比极低,具体的挑选细节、如何避坑等,直接戳链接,看我这篇文章就行:最新意外险榜单来了!三月最值得买的意外险都在这
我也把性价比非常不错的几款,适合成年人的意外险测评榜单放下边了,大家参考一下,
大护甲(A款):产品很灵活,共有5个计划可选,保额分别是10万、20万、30万、50万和万,其中万版本当属保障最全最优,对应有50万的猝死保障、元的救护车费用以及20万的新冠肺炎身故责任,重点是每年只要元,对比市面上的其他产品,可以说是目前最全最便宜的一款意外险了,性价比极高,堪称意外险首选。
大保镖(至尊版):基础保障和上面的大护甲差不多,意外身故/全残、意外医疗、意外住院津贴、猝死等均有保障,但价格要稍贵一些,万保额每年要元,且有健康告知,如果是已经投保的意外伤害保额超过万,或者是年收入低于10万,则不能投保,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大家首选上面那款大护甲。
1-6类职业意外险:和它的名字一样,该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投保人群广泛,1-6类职业皆可承保,对于消防员、货车司机等高危职业人群十分友好。责任也相对简单,只保意外身故/伤残和医疗,其中意外医疗仅限社保范围,免赔额,报销90%,在同类的高危职业意外险中,这款产品的报销比例不算低,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风险在这放着,价格难免会偏高一些,如果不是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还是更建议选择上面两款。
直接说结论
意外险没啥挑的,每家产品都大差不差,但首选还是大护甲(A款),性价比之王,高危职业人群则可以重点考虑人保1-6类职业意外险,投保人群更广。
三
不同年龄阶段,成人保险配置方案
上一块我们已经说的很清晰了,各个险种当前的最优产品也给大家挑出来了,
接下来,就看你的具体需求和口袋里的钱了~
还是最开始那句话——不要觉得月收入几千来块,咱就与保险无缘了,就算只有一二千预算,也能找到合适的保险产品,保贝接下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给出了4套具体的成人保险配置,先说好,我这些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只是尽可能照顾到最多群体来选,里边除了方案,也会教大家配置理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嘛,看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来问我。
1、初入社会,预算有限(约22岁+)
配置思路
这个年纪刚入社会,也没啥闲钱,一个月工资可能就几千来块,这时候你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那我觉得这种情况下,虽说四大险都建议成人买上,但既然拿不出这么多钱,那我第一帮你踢掉的就是寿险,为啥呢,你说刚毕业工作,也没结婚,而寿险对标的是家庭责任,比如有房贷、小孩教育支出、赡养老人等责任,一般是成家立业后才需要买的,那先把寿险踢掉了,直接就省好几百块钱。
当然啦,有些人在这个年纪也确实有了家庭责任,也不能说都踢掉,你明显有这个责任还是要把定寿买上的,别嫌我啰嗦,做方案的时候,我也只能是针对80%的普通人群来配置,不可能一套方案适用所有人。
接着呢,你啥也不用想,闭着眼也要把医疗险给我买上,这就是用来看病保命的。意外险呢,算是普世险,任何年龄段都需要,关键也不贵,对保费预算影响不大,一年二三百块,也就一顿火锅钱。
那重疾呢,确实也需要买,因为你有得病风险啊,但重疾是真的贵,拿不出太多钱咋办,那咱现在年轻嘛,买不到保终身的咱就买个保至70岁的,保额买不到四五十万,咱就买30万,这都是能调整的,你们看我表格里给的方案,年轻人的保障期我只做到70岁,就是出于这个考虑的,
在此基础上,我又叠加了一个一年期重疾险,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建议大家买这种短期险的,一是续保,一旦身体出点小毛病,这保险来年就不能买了,健康告知一年卡你一次,二是因为保费,别看现在买起来便宜,它采取的是自然费率,随着年龄的增涨,患重疾的概率越来越大,保费只会直线飙升。
长期下来,实际掏的保费比一份长期重疾险都要高的多,
所以这种短期险,更适合想要叠加保障,或者想要保障又预算不足的年轻人来选择,价钱也不贵,
至于你担心保到70岁够不够的,你说咱就一直挣这三四千的工资吗?等以后有钱了,你再加个保终身的就可以了呀。只不说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只能先保障你眼前风险,但你也记着这个事,心里有个谱,等以后预算充足了,往上加就行,这都能调整和加保的。
2、成家立业,家庭支柱(28岁左右~40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人,收入差距真的是特别大了,所以我给大家做了两个版本的方案,
一个是成年人就能拿出来五千多预算,该怎么配置,另一个是预算相对充足的,大概拿出个一万左右的朋友又该怎么配置。
①预算有限
配置思路
这个年纪,你想都不要想,医疗险第一时间买上,反正也不费多少钱,到时候得了多大的病都能看得起,还有普世意外险,也买上。
重疾险嘛,到了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保额就很重要了,在保证最高保额的基础上,我只能把保障期限缩短至保至70岁,责任也削减到最简单了,因为你预算在这放着呢,它舔一层责任就得加一层价格,所以咱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简简单单把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保障拿下就行了,就先别操心什么二次赔的责任了,选单纯保一次重疾的,咱先保住了再说,也是够用的。
定寿的话,你到了这个年纪,也不是当初的小年轻了,大都有了家庭,是得考虑加上。保额我给选了万,但这不是标准,标准是啥呢,得看你的负债情况,比如你家房贷还差多少没还,孩子上学的教育支出大概需要多少,赡养老人的生活开支等,都考虑进去。你不能说你家光房贷还差个多万,你寿险就只买个万保额肯定不够,又或者你就没房贷压力,保额自然也可以选低一点,这都是按需选择,大家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就行。
这样细化下来,四大险咱也都买上了,也给大家做了个五千多的方案出来,基本保障都有,最花钱的重疾和定寿方面,咱按自己的需求还能再继续调整,如果你预算多,想把保障做足做全,那直接参考我下边的那个方案就行。
②预算充足
配置思路
这个方案适合家庭收入还不错的,能拿出来差不多1万预算的,我给你们选的时候,首选还是保20年的长期医疗险,意外险不多说,二百多块买上。
关于定寿,我这个虽然还是做了万保额,但有些朋友可能贷款多,所以还要看你具体的负债情况和家庭责任,把孩子教育支出、赡养老人等都考虑进去,保额选多少差不多也就定了。保障期限也是,看你的家庭责任到啥时候卸载,你说咱60岁就开始退休,享孩子清福了,那你买到保至60岁也够了。
这套方案和上边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重疾险,因为预算多,所以我直接把保额、保障期间都做到了高配,毕竟年龄越大,患重疾的概率也越高,有条件保终身当然要保终身,保障责任里也多了癌症二次赔和高发心血管二次赔责任,因为癌症的复发率还是很高的,加上自然是更全面,整体下来是最优选择,没啥短板,保障面还大一些,只要钱袋允许都可以。
3、步入中年,收入稳定(40岁+)
配置思路
先说重疾险,达尔文5号焕新版,保终身,46万最高保额,还附加上了二次赔责任,已经算是重疾险中的顶配了,所以保贝这里没有再大做文章,主要把重点放在了医疗险和寿险上,
不过定寿挑起来,还是那个理儿,看你的家庭责任有多久,有多大,这直接决定了你保障期要选多少年,保额要选多少万,我这里万也只是个参考。
接下来保贝要重点说一下的是医疗险,能拿出来这个预算的人,想必经济水平还是可以的,完全有能力选择更好的医疗条件,所以我这里索性就配置了超越保特需版,保障范围扩展到了特需部/国际部/VIP部,都知道现在的医疗资源稀缺,选择特需版的话,还可以享受专家诊断、点名手术、特需病房、更为先进的治疗手段等等,多方位保障,就医体验更出色。
四
关于成人买保险的其他问题汇总
1、需要为了买保险,专门做一次全面体检吗?
先说结论:不需要,咱就以目前已知的身体条件,去如实告知就行了。
啥叫已知的身体条件呢,说白了就是买保险之前,你已经明确有的诊断、报告等资料足够了,哪怕说你现在身体不健康,但只要你的报告显示不出来,那就没事,反正没有医疗记录,就默认为健康,千万不要在买保险前画蛇添足去体检,很多人体检之后检查出毛病反而没法买了。
当然了,也最好不要在买完保险后立马体检,因为保险一般有等待期,这期间内看病花费,保险公司是不理赔的,得自费;就算没涉及到理赔,万一以后发生相关风险,也可能存在带病投保的嫌疑,去体检就增加了理赔纠纷概率,这可属于自己挖坑自己跳了。
所以最好就是先买了保险,且过了等待期后,想体检的你再去体检。
2.预算有限,成人购买四大险的次序是什么?或者说,钱不够,成人四大险可以不买全吗,应该先买哪一个或者两个?
这四大险说实在是并行的,都很重要,但考虑到预算有限,所以非让我排个序的话,我觉得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寿险。
排序原则就一个“先保病,后保命”,保病就是顾住你眼前的,咱有钱看病先活下来再说,而保命那都是身后事,说白了就是死后能让别人受益的。
所以要我说,如果每年只能拿出来几百块买保险,医疗险绝对第一个安排上,它就是用来保病的,多大的病都能让咱看得起,不至于说得了癌症自己躺icu,还要连累至亲在外面低三下四看人脸色借钱,医院停药,扫地出门,这简直生不如死了。
意外险放第二是因为它有医疗报销和身故赔钱的双重保障,也能拿来看病,而且杠杆比真的高,大都承担的起,算是普世险,哪个年纪都需要。
只要这俩买上,保病这块你就没啥好怕的了,而且这俩险种杠杆比都很高,一年就算只有几百块预算,也能买得起。
相比之下,重疾险和寿险就可以往后排排,这俩属于现金赔付型,出了险,直接给你一笔钱随意支配。重疾赔付的钱,更多是收入补偿,比如生大病耽误好几年没法正常工作,这期间的生活开支、损失等,就用这笔重疾赔付金来承担,让生病期间的生活稍微好过点。寿险不用说,排最后,这个险就是死了赔钱,说白了你享受不到,这钱只能留给家人,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但自私点来说,咱真的挂了也就挂了,家人就算以后日子过得困难,那赖活也是能活下去的,和自己生病没钱看病的绝望相比,身后事自然没活下去重要。
所以,购买顺序就这样捋出来了,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寿险,不过有预算最好还是都买上,前边那块也有方案参考和购买思路,只要思路对了,哪怕就预算,你一样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3.我就块预算,重疾险到底是买50万保额,保至70岁?还是买20万保额,保终身?
买保险就一个目的,是用来对冲当前可能遭遇的极端经济损失。
那面对这个问题,保险本质直接就决定了,你要先保住眼前风险,再谈以后,所以绝对是选50万保额保至70岁的,因为70岁之后的事,离咱太遥远了,你预算又有限,那咱就顾住眼前风险才是最实在的,基于保险本质,所以凡是遇到这种问题,你就记住“保额先行”就对了。其次才是考虑保障年限,最后,在这俩保障都做好的基础上,再去选保障责任,比如什么重疾二次赔,投保人豁免等等,这全都是在保额和保障期限定好之后,才要考虑的事,那俩可比这个重要。
所以说,既然大幅度削减保额,缩短保障年限,简化保障责任这3个都能降低开支,那我们一定是保额先行,然后是保障年限,最后才考虑保障责任。
4、买重疾险要不要加上保身故?
带身故的重疾险也叫“储蓄型重疾”,比如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不但重疾可以赔,就算一辈子不得病寿终正寝也可以赔,人终有一死,这类产品无论如何都会%获得保额。
而不带身故责任的、单纯保重疾的就属于“消费型重疾”,如果一辈子没患重疾,咱交的保费就相当于消费完了,这类产品相对便宜点。
区别其实就在于,保身故的重疾险多添了半份“寿险责任”,责任多了保费自然贵,比如同样保障下,30岁男性买份重疾险,50万足额的情况下,带身故的保费左右,不带身故的保费左右。
这多的价格差,其实就是根据你这个年纪的身故责任(也可以说是死亡概率)算出来的,所以这个问题上,没有说你加上身故责任贵了就亏了,不加就赚了的道理,本质就是预算问题,没有谁亏谁赚,也没有一定加或者不加的,就是看你预算多少。
5、成人买多少重疾保额比较合适,选保至70岁还是保终身?
成人重疾保额的话,保贝建议最少50万足额起,如果预算多一些,可以适当加到60到80万。毕竟现在重疾治疗费用不低,再加上重疾之后三五年的家庭收入损失,这都是需要重疾险赔付金来覆盖的。
关于保障期的选择,对成人来说,我建议有条件的直接买到保终身,毕竟现在人均寿命长,70岁以后的重疾发病概率也不低,所以保终身更放心一点。
但如果你当前预算实在有限,可以先买到保至70岁,以后再考虑补成终身的,买保险本身就是个动态配置过程,咱的收入也是变动的,就算现在月工资三四千买保终身可能困难点,但以后总有涨工资的时候,到时再加上就行了。
6、重疾险附带了身故,还要再买寿险吗?
建议单独买份寿险。
因为重疾险附带身故是共享保额的,也就是“2份责任、1份保额”,就是说如果你患重疾用掉了这份保额,那么合同立即终止,身故责任也就没了,谁发生在前赔谁,两份责任就只享受这一份保额。
除此之外,重疾附带身故的保额是跟着重疾责任走的,咱市场上常见的重疾险,保额一般是50万、80万左右,那身故责任连带着也买不高。
我前边讲了,要是细看的话你应该知道,寿险主要是用来对冲家庭责任的,有的人家庭责任重,比如房贷多,小孩读书教育支出大,还有老人要赡养,你寿险只配50万肯定不够,所以我建议单独买份寿险,保额可以根据家庭负债等来按需配置,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对冲身故风险。
7、定寿是买到保至60岁,还是70岁呢?
就一句话,看你的家庭责任啥时候结束,保贝建议是保到70岁足足够了。
但你要是60岁之前房贷还完了,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家庭责任已经转移给下一代了,自己开始享清福了,那保到60岁也行啊。
这个真不用跟别人比,定期到自己家庭责任卸下来的那一天就可以了。
8、如果发生了意外,医疗险和意外险都能赔吗?
可以,
如果是因为意外造成的住院,那么无论你选择用意外险来报,还是医疗险来报都是可以的,并且如果其中一款保险报不够的话,还可以同时向意外险和医疗险申请报销。
但已经报销过的部分,不能重复报销。
说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需求都有差异,保贝写的再详细也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人,因此我只能尽可能的照顾到最多群体,教大家如何避坑,如何认清自己的风险,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买啥保险来覆盖。
所以我上面的建议,都是一般成年人的标准化建议,具体到个人身上,也不敢说百分百就合适,所以大家有啥疑问,比如预算方面或者健康告知等有问题的,也可以直接加我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