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王女士怀了二胎,丈夫及16岁的儿子非常高兴,但王女士失眠了,自己是高龄孕妇,又是大三阳,“能不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孩子会不会染上乙肝?”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王女士的脑海中,在丈夫的鼓励下,来到我院咨询。我们也就此针对大家经常问的问题作一些解答。
首先需要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因HBeAg阳性或阴性俗称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他们被传染的原因主要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接触传播,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人群为母婴传播。
接下来就针对问题作出解释。
怀孕早期,因妊娠反应,有些孕妇出现程度较剧的恶心、纳差、反复呕吐,如未及时补液或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对非乙肝病毒携带者,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可逐步恢复,但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需鉴别有否乙肝活动。
另外怀孕后因各种原因的保胎孕妇较多,尤其是经辅助生育技术怀孕的妇女,她们使用了较高剂量的黄体酮及其他药物,这些药物均需在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故需定期复诊。一般来说,这些孕妇的肝功能损害不会太严重,但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尤其是高龄孕妇,有时会出现较严重的情况,若伴有明显的纳差、乏力,务必及时就诊。
乙肝孕妇怀孕期间需要特殊治疗吗?
对妊娠期间乙肝活动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推荐药物为替诺福韦(TDF)。患有肾病或严重骨质疏松的孕产妇,可应用替比夫定(LdT)治疗。孕产妇用药后中途不建议停药,分娩后应立即停药。同时应加强产后监测,复查肝肾功能,进行乙肝DNA定量检测。疗效评价、治疗时间和停药时间,遵从肝病科随诊意见。
孕期高病毒载量的孕妇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若孕产妇孕中、晚期血清乙肝DNA水平≥IU/L,建议充分沟通,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于孕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DNA≥2×IU/ml的孕产妇可于孕24周开始抗病毒治疗。若不能进行乙肝DNA检测或无检测结果,可依据HBeAg阳性结果于孕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降低分娩时病毒水平,同时新生儿正规免疫接种预防,几乎可以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乙肝母婴间的传播?
除上述抗病毒治疗的情况外,对于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并于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采取上述联合免疫预防后,对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几乎为%,几乎不再感染;对HBe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保护率为90%~97%。
生活中会感染吗?可以母乳喂养吗?
乙肝母婴传播中的另一个途径——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指婴幼儿因母乳喂养或生活密切接触而感染。在婴幼儿存在皮肤创面或消化道炎症的情况下,若接触母亲血液,不排除有感染可能。虽然乙肝孕妇的乳汁存在病毒,但母乳喂养不增加额外的乙肝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完成乙肝疫苗+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预防后,具有免疫力,乳头皲裂或损伤出血、婴儿口腔溃疡或舌系带剪开造成口腔损伤等,均可哺乳,无需检测乳汁中乙肝DNA水平。
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妈妈也想母乳喂养,可以吗?
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停药,可以母乳喂养;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如果产后短期继续服药者(如产后1个月)坚持母乳喂养,而不是放弃母乳喂养。如果产后需要持续服药者,可考虑母乳喂养。有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在乳汁中药物含量少、毒性有限,因此不作为母乳喂养的禁忌。
知晓孩子母婴阻断是否成功十分非常重要,何时检测?
建议在宝宝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最高时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以了解乙肝母婴阻断是否成功。经过综合预防(包括抗病毒治疗),约95%左右的乙肝妈妈可以达到母婴阻断。检测结果:①HBsAg阴性、抗-HBs阳性,说明预防成功,无需特别处理。若10mIU/ml<抗-HBs<mIU/ml,则为低应答;若抗-HBs≥mIU/ml,则为免疫应答良好;②HBsAg阴性、抗-HBs阴性,说明暂时没有感染,但对疫苗无应答,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然后再复查;如仍没有应答,通常无需再次接种。③HBsAg阳性、抗-HBs阴性,初步说明免疫预防失败;6个月后再复查HBsAg仍阳性,可确定预防失败,已为慢性感染。
文章开头的王女士,医生建议妊娠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王女士考虑后积极配合治疗,目前王女士尚在待产中,我们祝愿王女士顺利度过孕期。
最后附上我院咨询与随访门诊:
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专科门诊:
HBV母婴阻断随访门诊:周四下午
母乳喂养周一至周五
妊娠合并肝病专家和名医门诊:
杨小福主任:周四上午、周五全天
缪敏芳主任: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朱晓军主任:周三上午
编辑|吴澜
文字整理与视频拍摄|钱琳妍
监制|浙大妇院护理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