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化内科的一位坐诊医师的办公室内,小赵手里拿着体检报告单及病历本,脑袋耷拉着并反复看着化验单叹息。原来小赵在这次体检中被查出得了中度脂肪肝。原本只是感觉肠胃不舒服,又恰好是公司一年一度的员工体检,医院检查,顺便找医生帮忙开点药吃,没想到结果竟是如此。
因为小赵也才本科毕业工作不到两年,所以对于自己这么年轻就得了中度脂肪肝,小赵有些不能接受。但是结合小赵的工作来说,这就不难理解了。小赵是一家红酒进口公司的一名业务员,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客户并销售公司的进口红酒。这样的工作避免不了的就是需要经常性地请客户吃饭、喝酒等等,他的体重也自工作起发生了“质”的变化——大腹便便、膀大腰圆,这也是引发小赵患脂肪肝的导火索。
脂肪肝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帮助小赵来分析一下。
脂肪肝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甘油三酯(TG)在肝细胞内异常、过度的沉积,当超过肝重的5%即定义为脂肪肝[1]。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脂肪肝现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中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并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慢性肝脏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发展[2,3]。据相关研究报道,中国的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5%~47%[4]。此外,单纯脂肪性肝病在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后,大多能恢复正常;但是若不及早干预,则很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比例分别为5%~10%和1%~2%[5,6]。
脂肪肝常见类型:NAFLD和ALD
脂肪肝常见类型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酒精性肝病(ALD)。
(一)NAFLD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HCC[7,8]。NAFLD现已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为系统性代谢紊乱累及肝脏的表现[9]。
NAFLD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具体如下[10]:
NAFLD不仅可以导致肝病相关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MetS)、2型糖尿病(T2DM)、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
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富含饱和脂肪和果糖的高热量膳食结构,以及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此外,腰围增粗与IR和NAFLD的关联高于皮下脂肪增多及体重指数(BMI)增加;
NAFLD患者起病隐匿且肝病进展缓慢,NASH患者肝纤维化平均7~10年进展一个等级,间隔纤维化和肝硬化是NAFLD患者肝病不良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年龄大于50岁、BMI30kg/m2、高血压病、T2DM、MetS是NASH患者间隔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与肥胖的NAFLD患者相比,BMI25kg/m2的NAFLD患者的肝脏炎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相对较轻。
(二)ALD
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ALD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部分嗜酒者或诸如小赵这样的饮酒过量者会出现乙醇(酒精)相关健康问题,其中ALD是乙醇(酒精)所致的最常见的脏器损害[11]。
酒精性肝损伤及ALD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乙醇(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1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乙醇(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具有阈值效应,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伤风险[12]。然而,饮酒量与肝损伤的量效关系存在个体差异[13]。
乙醇(酒精)饮料品种较多,不同乙醇(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伤也有差别。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相比偶尔饮酒和酗酒,每日饮酒更易引起严重的酒精性肝损伤[14,15]。
与男性相比,女性对乙醇(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表现为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重的ALD,也更易发生严重的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饮用同等量的乙醇(酒精)饮料,男女血液中乙醇(酒精)水平明显有差异[11]。
ALD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良程度相关[16]。维生素A缺少或维生素E水平下降,也可加重肝脏损伤。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使ALD的进展,而饱和脂肪酸对ALD起到保护作用。肥胖或体质量超重可增加ALD进展的风险。
肝炎病毒感染与乙醇(酒精)对肝脏损伤起协同作用[17],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ALD基础上并发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小赵生活方式不健康——不合理膳食、过量饮酒;且体重超重等,因此得脂肪肝也就不可避免。如今,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小赵就是其中一人),如何合理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这是包括小赵在内的所有脂肪肝患者应当立刻掌握的事情。
后续如何评估治疗,请看下回详细分解!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李小明,朱鹏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定量测量的方法学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39(2):11-14.
2.施军平,范建高.中国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年修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7(10):-.
3.RomeoS,SanyalA,ValentiL.Leveraginghumangeneticstoidentifypotentialnewtreatmentsforfattyliverdisease[J].CellMetab,,31(1):35-45.
4.FANJG,FARRELLGC.Epidemiologyof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inChina[J].JHepatol,,50(1):-.
5.YOUNOSSIZM,KOENIGAB,ABDELATIFD,etal.Globalepidemiologyof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Meta-analyticassessmentofprevalence,incidence,and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