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人忽视的戊肝,危害性不容小觑

文章来源:肝病_肝病治疗_肝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发布时间:2023-3-16 12:53:25   点击数:
  

说到肝炎,大多数人想到的是甲肝、乙肝。其实,戊肝也是一种传染性肝病,都是因感染病毒引起的,不过,戊肝,常常被人忽视。它的危害性也不容小觑,大家可得重视!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戊肝同甲肝、乙肝一样,常引起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发展为肝衰竭,乃至死亡。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病已居首位。戊肝病死亡率为1%-5%,而甲肝病死亡率为0.01%。

戊肝常引起暴发流行,在冬春季节高发,我国属于戊肝高流行区,年-年,戊肝报告发病数已连续9年超过甲肝。

得戊肝会有哪些症状?主要表现:发热、恶心呕吐、黄疸、下腹疼痛,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急性肝衰竭,表现为极度乏力、明显厌食...

一、关于戊肝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可通过污染生活用水、餐具、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经消化道传播,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猪肝、小龙虾、烧烤、夜宵、贝壳类海产品等也可引起戊肝病毒食源性传播。

外出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外出旅行者、经常外出就餐者更容易感染戊肝。

血液传播:输入带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戊肝后,可引起流产和宫内死胎,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急性戊肝。

接触传播:戊肝病毒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二、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戊肝?

戊肝病毒无处不在,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牛、羊等这些我们主要的肉食来源、贝类海产品中也可以携带戊肝病毒,在加工猪肉食品时没有生熟分开、食用受污染的蔬菜水果、使用被污染的餐具,都有可能感染戊肝病毒。

工作和生活中,如何避免感染“戊肝”?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环境卫生,饮用干净的水源,避免进食生肉或半熟肉。

2、积极接种戊型肝炎病毒疫苗。由厦门大学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适用于16岁及16岁以上易感人群。尽早接种,尽早保护,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和危害。

为保护人类免受戊肝困扰,全球已研制出并上市的唯一戊肝疫苗,已证明对16岁以上人群安全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接种后一个月,抗体转阳率高达98.69%;疫苗接种后的一年内,保护率高达%。

也就是说接种戊肝疫苗后,机体会产生针对戊肝的抗体。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接种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怎么打?

(1)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

(2)接种程序:0月、1月、6月,共三针

(3)接种年龄:16岁及以上男性、女性均可接种

三、哪些人可以接种戊肝疫苗?

感染戊肝,重症率、病死率显著增加人群。

(1)慢性肝病患者:

携带乙肝病毒,大小三阳,甲肝、丙肝、酒精肝以及其他原因不明慢性肝病患者乙肝和戊肝重叠感染发生率高,乙戊重叠感染者,肝衰竭发生率可达32%,急性肝炎,重型肝炎,肝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高。

①乙肝-戊肝重叠感染发生率高

住院病人中,乙肝-戊肝重叠感染率达13.6%

②重叠感染者肝衰竭发生风险高

乙戊重叠感染者,肝衰竭发生率可达32%,发生风险是单纯乙肝患者的7.1倍,单纯戊肝患者的5.0倍。

③重叠感染者病死风险显著增加

乙戊重叠感染者,病死风险是单纯乙肝患者的7.5倍,单纯戊肝患者的4.5倍。

(2)备孕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感染戊肝有什么危害?

一是:容易引起流产、早产、死胎;

二是:戊肝的母婴传播已被国外科学家证实,妊娠妇女感染戊肝病毒,会传染给胎儿,引起新生儿戊肝或死亡,新生儿病死率可高达50%;

三是:感染戊肝的孕妇中,有1/3出现重型肝炎,产妇往往在分娩或流产后病情立即加重,或分娩前一天急剧恶化,迅速发生肝昏迷,病死率高达20%,孕龄产妇感染戊肝后,妊娠中晚期或分娩时易出现病情恶化,导致死胎、产后大出血等。研究显示,女性在备孕前接种戊肝疫苗可以预防戊肝感染。

戊型肝炎作为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为切断传播途径,比如:加强水粪管理,加强猪肉生产链中的管理,注意饮食及饮用水卫生,献血者筛查等。其次就是接种戊肝疫苗,这是最直接有效发预防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kowo.net/gbdsy/5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