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嗅着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子秋深深呼吸了一次,试图排出胸腔中那股药水和血液一夜厮杀后产生的浊气。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顺手拿起书,映入眼帘的,是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的一颗朱砂痣。这种男女情感上的纠结,倒是很契合病患此时此刻的心境:医院,真的成了子秋心头上抹不掉的朱砂痣、病床边的白月光,不过与悱恻缠绵的爱情无关,只和自己四十多年的孱弱生命纠缠。
“恭喜你,可以出院了。”抚摸腹部长长的疤痕,那是四十岁的子秋胃大出血脾被切除的后果,拆线的医生就是当初抢救她的医生。据说,这个年青的医生在没有人敢上前的情况下,自告奋勇给半昏迷状态的自己进行胃插管,硬是在自己苦苦挣扎中,精准地把气囊打进去,把破裂的胃动脉死死压住,这才把自己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关于这段细节,子秋一半是从闺蜜的口里得知,一半是从自己在ICU病房半昏迷状态下的片段记忆的体验。子秋记得自己鼻子里插着长长的胃管,被半吊着,就像一条被鱼钩挂在天花板上的鱼,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后,本能地挣扎着,发出微弱的哀求声: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你想死还是想活?想死就放你下来;想活,就乖乖躺着,不能动。”戴着口罩的白大褂凑了过来,恶狠狠地对着子秋的耳边吼道。子秋把头歪到左边,看到左边病床的人已经挂了,正被推了出去;把头歪向右边,看到右边病友正在呻吟。一阵恐惧袭来,她又昏迷过去了,再醒来,已经被送进了普通病房,这意味着,和死神赛跑,她又一次赢了,赢在那位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的年青朱医生。巧的是,朱医生还是她的老乡。换药的时候,子秋问朱医生,是不是因为救老乡,才敢给大口吐血的自己插管抢救呀,毕竟有些医生不敢上前,也情有可原,万一不测,就成了难以调和的医患矛盾了。朱医生笑了:“当时什么都没想,光想着先把人救过来啦。”
听了这话,子秋内心有几分撼动。医院的常客,医院的感情一直很复杂:说“爱恨交加”不合适,没有人会去“爱”医院,进医院也是万般无奈的选择。毕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己生病是自己造成的因,医院救人是救死扶伤的果,这层因果关系并不对等。只可惜,社会上很多人不理解这层关系,加上不良媒体的过分渲染,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的事情不断发生。
早产的子秋自幼体格不好,亏了父母精心照料,才得以长大。但到底比同龄人的元气要低一些,易感人群,容易生病,进医院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病床上的日子多了,性格变得敏感而锐利起来。
“滚——”年青的时候,住院久了,那些被药水浸泡的青春也变得易燃易爆起来。子秋开始抗拒一切的医嘱和唠叨,她在数天花板听吊瓶点滴声音的时候,想到生病的女画家琼西数着窗外的常青藤,等最后一片叶子凋零的时候,会随着叶子离开这个世界,却被一位老画家画出的“那片永不凋零的叶子”换回了求生的欲望。此情此景,子秋完全同理女画家当时的心境,随心一诗:
病中
一个四壁苍白的空间
隔绝了所有的视线
窗外流云阳光歌声谈笑
室内白衣吊瓶针头死寂
病痛自药液中渐渐消退
而双眸意想门外
会挤来阵阵欣慰的温馨
时间在额上溜达
心在紧闭的门上磨损
室内依然孤寂一个我
于病痛外昏迷着
启开枯竭的眼睛
只见一片快凋零的叶子
在风中颤抖
子秋心里也渴望出现属于自己的那片“永不凋零的叶子”,毕竟“久病床前无孝子”,亲人和爱人对自己的健康也都渐渐失去了耐心,医院里彷徨,可惜病房的窗外没有叶子,她有几分绝望。这时候“常青藤”出现了,和那些冰冷恐怖的肝硬化图片不同的是,两鬓斑白的王老医师鲜活可亲,脸上总是挂着亲和力极强的笑容。据说返聘回来的肝病科主任,退休后离医院,病人们却舍不得他,医院,病人就有了主心骨,他只好又回来陪伴病人。王老捡起被子秋扔在地上的枕头,示意护士离开,地坐在子秋对面的病床上,对暴跳如雷的子秋笑吟吟说道:“火发完了,先躺下,让你的小南瓜也休息休息。”
“什么小南瓜?”子秋一愣,还是乖乖听话回到病床。王老笑容满面地比划说:“肝脏就是你的小南瓜呀。怒伤肝呀,你要好好呵护它。你想,小南瓜挂在你的身体里,仅靠一根南瓜藤维持生命。现在南瓜藤都受伤了,你还在这里发火,是想让你的南瓜早早掉下来吗?”子秋被王老的比喻切中心口,她当然知道南瓜掉地意味着什么,再生气,再伤心,也不能枉顾自己的生命,她还不想死。看到子秋安静了下来,王老笑得更加开心了,“这就对了嘛。以后没事还是多多平躺着,这样,你小南瓜里的血液才能顺着南瓜藤流畅起来,全身的血液也能顺利流回到小南瓜里,滋养小南瓜,只有回血养肝护肝,才能避免硬化。”
子秋噗嗤笑了:“那和乌龟有什么区别?”王老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对,这就是龟息养血法。肝脏不好的人,不宜长期运动,更不能剧烈运动,因为要给肝脏保证充足的回血,否则肝脏容易硬化。”一席话茅塞顿开,让子秋在以后的日子里,真的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养肝护肝。事在人为,多年来,受损的肝脏还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
病人得遇良医和学生得遇名师一样幸运。在医院就诊多年,子秋深知自己现在还能健健康康地活着,医院这么多德艺双馨的好医师的救治。“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老病死,没有人愿意生病,生了病不要怕,及时治病就好。”王老最能抚慰人心的这番话,成了子秋在人生大海沉浮中一座若隐若现的灯塔,总指引着她在寻找自己安稳着陆的小岛,不至于生命的小舟被湮没。
医院是人的起点,也是终点。医院为人民,医院的感情,就如同心头的朱砂痣、床边的白月光,往后余生,细水长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