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下方留言板填写邮箱即可获取本流程图高清版PDF,适用于收藏、打印。本图系《临床肝胆病杂志》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要点速览
·小儿自身免疫性肝病根据病理机制分为3种形式:AIH、ASC和肝移植后新发AIH。
·根据血清学,AIH进一步分为2种类型:1型,ANA阳性和(或)SMA抗体阳性;2型,抗LKM-1和(或)抗LC-1阳性。
·ASC在血清学(ANA/SMA)和组织学与自AIH-1型相似,但胆管成像可见胆管损伤,伴相应表现。在ASC中pANNA阳性比AIH更常见,抗LKM-1阳性罕见。
·肝移植后新发AIH的特点是血清自体抗体阳性(ANA、SMA、典型或非典型抗LKM-1)。
·对于AIH,ASC和肝移植后新发AIH共同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特点是界面性肝炎。
·肝实质炎症对于类固醇±咪唑硫嘌呤的标准免疫抑制治疗在AIH、ASC均有良好应答,但在ASC中约50%患者的胆管病变进展,比AIH更多的导致终末期肝病并需要肝移植。
·ASC比AIH与IBD更多相关,肝脏疾病的恶化和肝移植后疾病复发的风险均与肠道疾病活动有关。
·少数对标准治疗无应答的患者、经常复发的患者应给予替代的免疫抑制治疗,其疗效仍是个例(按优先级次序包括MMF、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利妥昔单抗、抗TNFα)。
·40%的患者会复发,一般是由于治疗过程中未坚持用药,尤其是青少年。
·儿童患者至少治疗2~3年才能小心尝试停药,只有当转氨酶和IgG水平正常,并且自体抗体阴性或低滴度(免疫荧光法检测)至少1年才考虑停药。停药前应复查肝活组织检查,以排除残余肝脏炎症。
·肝移植后AIH和ASC均可复发,ASC移植术后复发更为常见。
·非AIH肝移植后新发AIH对经典的AIH治疗方案有应答,对于标准的抗排斥治疗无应答。
引证
本文
WANGFC,ZHANGM.Anexcerptofdiagnosisandmanagementofpaediatricautoimmuneliverdisease:ESPGHANHepatologyCommitteepositionstatement()[J].JClinHepatol,,34(1):46-52.(inChinese)
王福川,张敏.《年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立场声明: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管理》摘译[J].临床肝胆病杂志,,34(1):46-5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全文PDF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