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抗病毒。抗病毒能保持肝功稳定,能改善肝组织学,能预防或减缓肝硬化进程,最大程度减少发生肝癌的风险,并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确评价抗病毒疗效,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评价抗病毒效果好还是不好,我们可以用三个标准去衡量。
第一标准:血清HBVDNA载量血清HBVDNA载量代表了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HBVDNA载量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数量越多。
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如果检测报告为copies/ml或copies/ml或20IU/ml,并不等于说体内病毒没有了。只是表明血液中病毒载量已经很低,在现有的检测水平下没有检测到。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血清HBVDNA载量的高低并不代表病情的轻重,病情的轻重主要看肝功。
病毒载量低于可检测水平是抗病毒治疗的初级目标。
第二标准:血清HBeAg水平HBeAg是乙肝病毒特有的一种抗原,与病毒的载量相关。e抗原水平越高,病毒载量也越高,所以e抗原水平也反映了患者传染性的高低,e抗原水平越高,传染性越强,反之亦然。
临床上检测e抗原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的检测结果只分阴性和阳性,多用于诊断初筛;而评价抗病毒疗效,多采用定量检测法,报告的是具体数值。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来说,e抗原转阴和e抗体转阳是抗病毒治疗的第二目标,e抗原水平逐步下降,是抗病毒有效的标志。
第三标准:血清HBsAg水平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只要它阳性就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持续下降提示抗病毒疗效好,如表面抗原水平无改变则可能需要调整方案。表面抗原消失、同时出现表面抗体提示乙肝病毒彻底清除,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终极目标。
上述三把“尺子”其实是评价抗病毒疗效的三个指标,其疗效标准,一个比一个高。鉴于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现有药物的有限作用,目前能达到最高标准者毕竟是极少数,大家对此不可盲目追求,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抗病毒治疗一定要遵从医嘱,定时用药,定期检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储存要求。乙肝抗病毒疗程长,贵在坚持,不管最终能达到什么标准,但只要抗病毒治疗,肯定都是能获益的。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图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引用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这些可能对您有用?得了肝癌还需要继续进行抗病毒治疗吗??小肝癌术后能工作吗??不善待自己的肝,不知道后果严重吗??为什么说“大三阳毒辣,小三阳阴险”?好看你就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