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保肝作用及特点灵芝虽无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20世纪80年代,我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97%,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7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来说,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延性肝炎为好。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
灵芝对保肝的保护机制灵芝防治肝病的作用机制已被大量生物活性研究阐明。灵芝及其所含三萜类化合物除对四氯化碳(CCL4)、dl-乙硫氨酸、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外,还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动物的血清ALT和肝脏的甘油三酯(TG)。生物活性研究还证明,灵芝所含多糖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保肝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它们除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外,还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引起的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灵芝总三萜(GT)和三萜组分可明显降低BCG+LPS诱发肝损伤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甘油三酯(TG),且三萜组分的有效剂量明显地于临床常用保肝药吗洛替酯。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还可使免疫性肝损伤时升高一氧化氮(NO)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 灵芝三萜类的保肝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灵芝三萜类可使因肝损伤升高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降低,而使肝损伤时降低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 灵芝三萜类究竟能否干预或部分抑制甲、乙、丙、丁、戊肝病毒?最近,科研人员观察了从灵芝培养液中提取的灵芝酸的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用以研究采用的HepG细胞株来源于转染了HBV-DNA的人肝癌HepG2细胞株,该细胞株可表达HBV表面抗原、HBV核心抗原以及HBV病毒的结构蛋白,能够稳定地产生HBV病毒成熟颗粒。结果显示灵芝酸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HbsAg(20%)和HBVe(44%)的表达和产生,提示灵芝酸抑制了肝细胞中乙肝病毒的复制,但对肝细胞无毒性。灵芝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参与其防治肝炎的机制。灵芝不仅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T、B淋巴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合成和释放,并因此纠正肝炎时的免疫功能紊乱,并通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如IFN杀灭肝炎病毒。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对灵芝“补肝气”、“益脾气”的论述相一致。(以上技术性指标与数据参考:①《中国保健食品》年第三期“灵芝的保肝解毒作用研究”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年8月——年11月为美罗国际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项目名称《(10KDS13发酵多糖、三萜类原料的急性毒性试验及体内抑瘤试验)报告》。项目研究中,采用动物体内一直肿瘤试验,分别给小(大)鼠腋部皮下接种传代7天的小鼠S肉瘤、小鼠H22肝癌、小鼠U14宫颈癌、小鼠Lewis肺癌、大鼠Walker-肉瘤,口服给药7-10天,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研究证明:10KDS13按最大给药量53.6g/kg对小鼠未见急性毒性反应;10KDS13对小鼠S肉瘤、小鼠H22肝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更正。
分享是最好的学习,分享更是一种美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让你的朋友也受益!
传递正能量,功德无限量!
您是爱的天使: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还有谁……想知道一个惊人的发现怎样使我从贫困的边缘自救,并走上史无前例的空手创业路……从此穿着睡衣、喝着咖啡,轻松月入10万元!无论你现在是企业老板,还是打工者……你都能从中获利!添加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