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实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规划后,母婴传播已大幅度减少。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国1至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至4岁人群HBsAg流行率仅为0.32%,与年比较下降了96.7%。但仍有6%新生儿发生母婴传播。
年,我国新生儿人数为万,按我国一般人群5%至6%的HBsAg流行率计算,年有5万至6万新生儿伴有乙肝感染。
慢性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的诱因,我国80%以上的肝癌源自慢性乙肝,在儿童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所以,儿童乙肝需要积极治疗。但是一般认为,儿童乙肝病毒感染多表现为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指标正常,因此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不佳。儿童乙肝是否需要治疗?治疗目标是什么?治疗预后如何?当前治疗现状如何?其发展有何瓶颈?近日,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旨在探寻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菊梅医生集团首席专家、原医院青少年肝病中心主任张鸿飞教授是该项目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她耐心地就这些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为什么在实施新生儿乙肝免疫规划之后,还会发生经母婴传播而导致的儿童乙肝感染?
张鸿飞教授:我们国家乙肝病毒(HBV)的感染途径和西方国家存在明显差异。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新生儿期感染HBV后,90%以上表现为慢性感染。
通过对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并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HBV母婴传播,显著降低HBsAg流行率,是降低HBV相关疾病负担的关键。
如果接种了乙肝疫苗,婴儿没有产生乙肝抗体,是传播阻断的原因之一,但不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
绝大多数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发生在孕晚期,但也可能会发生在7个月前,如果是7个月前就传播了,那在怀孕7个月以后实施母婴阻断传播就可能无效。
我国儿童乙肝有何特征?和成人乙肝有何不同?
张鸿飞教授: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每年有五万多的新生儿感染HBV。这个数据还是相当惊人的。实际的数字可能会更多一些,因为很多在一些私立诊所接生的新生儿不一定上报。
在围产期感染HBV,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干预,它的慢性化率在90%以上,自愈的概率很低,不足5%~10%。而婴幼儿期感染HBV的人群发展为慢性乙肝的概率超过70%。而成人感染HBV,95%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基本都可以自愈。
所以感染HBV年龄越早,慢性化率的概率越高,自愈的可能性越少。
儿童乙肝是否一定要接受治疗?
张鸿飞教授:慢性乙型肝炎(CHB)严重的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在我国儿童期肝病的病因中,CHB占首位。儿童感染HBV后,部分患儿会出现病情进展,有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最小的肝硬化可以是母亲腹中的胎儿。最小的肝癌可以是8个月龄的婴儿。所以儿童乙肝并不是说没有危险。因此,儿童乙肝必须治疗,而且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早治早受益。
然而,当前,医学界对儿童CHB抗病毒治疗时机和疗效的认识不足,对于儿童乙型肝炎,很多人还保持一种固有的陈旧的观念,认为儿童乙型肝炎属于难治型,并认为儿童年龄小,对药物耐受差,易发生不良反应和耐药,加之目前总体治疗效果有限、临床数据缺乏,导致对于儿童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仍然非常保守,最终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不良后果。
儿童乙肝可以治愈吗?
张鸿飞教授:在中国专家的努力下,乙肝抗病毒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治乙肝,而且还能够治好,实现乙肝临床治愈。近两年开展的珠峰计划,就是让病人的治疗结果登峰造极达到珠峰。在儿童CHB治疗方面,我们很多专家的研究发现,儿童CHB也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临床治愈率可达10%~40%,同时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比成人相对较少,并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如果个儿童乙肝可以治好10~40个,为什么不去治疗呢?为什么要让它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让儿童及其家长来承担后果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些孩子得到最好的学习或者就业的机会,并向正常人一样去选择对象、生育呢?
所以,要让CHB患儿做到应诊尽诊、应治尽治、早治早获益。
当前,对于儿童乙肝诊疗还存在哪些误区?
张鸿飞教授: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儿童诊断和治疗存在严重误区。比如,大家觉得只要肝功能指标转氨酶正常,就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实际上相对大样本的研究发现,有30%~40%肝功正常的慢乙肝的儿童是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甚至还有肝硬化。
还有一个误区是儿童治疗如果没什么效果,也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后果。如果治疗效果不好,就等到成人再治。但是儿童乙肝不是没有后果,因为它也可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儿童乙肝诊疗还存在哪些发展瓶颈?
张鸿飞教授:目前我国儿童CHB的治疗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是缺乏专业的队伍,专业的科室,专业的技术骨干和诊疗人才。
其次,缺少对于儿童CHB治疗的指南和规范。当前针对成人CHB治疗,有很多在国际上和国内的权威指南已经发布,更新速度也是比较快的。而儿童乙肝的治疗指南仅有欧洲的一个儿童胃肠病和营养学会在近十年前(年)做的指南,但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的治疗需求。而缺乏这样的指南,医生的诊治就缺少了一个可以遵循的指导规范。
设立“萌芽”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张鸿飞教授:“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通过观察核苷类药物单药、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来探寻儿童CHB的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
“萌芽”项目是国内第一个针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大型真实世界研究。该项目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小儿肝病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提供学术支持,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牵头实施。全国至少30家医院参加,计划观察例儿童患者。研究结果将为儿童乙肝治疗指南的制定提供一些高级别真实世界研究的证据。
“萌芽”项目也是一个公益项目,因为参于项目的患者可以获得相应保险,各级会诊,药物援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