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协漫谈外向孤独症暨数学与统计学院第

文章来源:肝病_肝病治疗_肝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发布时间:2019-11-12 17:21:18   点击数:
  

漫谈“外向孤独症”

年10月14日下午5点,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一期心理委员主题沙龙:“外向孤独症”在学院二楼报告厅准时召开,学院心理辅导员方圆老师、各班心理委员、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工作人员参与讨论,心协副会长胡晓晓主持讨论。

“外向孤独症”是一个网络词汇,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但却是不少同学进入大学后深有同感的状态。本次讨论是想帮助同学们认识“外向孤独症”,并探讨如何帮助身边的同学舒缓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与他人及自身相处所面临的压力。

什么是外向孤独症?

外向孤独症,顾名思义,就是指表面上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人前元气满满,给人以乐观、开朗、热情、自信、积极的印象,但内心敏感丰富,甚至多愁善感却较少倾诉。他人也觉得其内心强大而疏于关心。

经过查找资料和总结,外向孤独症主要有以下8个特征:

参与讨论的心理委员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

对于“外向孤独症”或“孤独”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Q1:外向乐观的人内心是否会孤独呢?

孤独是不可避免的,外在的乐观表现并不能反映一个人全部的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握度的平衡。但我们应把握好内心的平衡。

——王迈达

Q2:外向孤独症人群的主要外在表现是什么?

看了“外向孤独症”的表现,我常常产生共鸣,我认为这类人群倾向与他人待在一起,有外交依赖的表现,但他们常常在人前欢笑,却在背后落寞。

——项一飞

Q3: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观点1:

孤独是一个中性词,并非纯粹的贬义。正如诗人里尔克在《秋日》中写道:“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这种意境看似孤独,实则很美,且值得回味。适量的独自相处也是给心灵放一次假,或是为自身的发展找到思考的契机。

观点2:

如果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可能就需要找一些方法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了,比如说我有一段时间常常感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后来我的妈妈告诉我:“如果这种思考给带来了困扰,不妨先做好手边的事,不断积累,你才会慢慢有所启迪。”

观点3:

作为学长,我很理解学弟们偶尔的孤独感,感觉没有可以对话或交流的对象。我认为读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一本好书的作者,常常是一个内心敏感且思考很多的人,当你在阅读他写下的文字时,你仿佛在与写书的人进行交流。

外向≠乐观,

外向的人也有孤独、痛苦的时候。

如果一个非常外向的朋友告诉你他最近很痛苦,

请你一定要重视,

他需要你的倾听和安慰。

最后,方老师做总结发言: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只要能够把握好“程度”,适量的独处也可以很美。如果低落的情绪持续时间久、程度深,就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我们可以通过和家人朋友分享感受、听听音乐、读书、参加体育锻炼等自己喜欢的放松方式来缓解,如果通常的方法无法产生效果,那么我们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等)的帮助。

至此,数学与统计学院第一期心理委员主题沙龙顺利结束,希望大家能够关爱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也希望大家理解他人的感受,多一些善意和宽容。对沙龙感兴趣的同学也欢迎前来下期沙龙分享观点,参与讨论。

END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团委宣传部新媒体运营中心出品

编辑

王启航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向孤独症

搜狐教育:《只有“外向孤独症”才能完整看到的8句话!》

心理学充电时间:《外向孤独症的八种表现形式,你是否拥有》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WHU数统团学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kowo.net/gbcs/1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