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分至,秋风起,养肝护肝最佳

文章来源:肝病_肝病治疗_肝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发布时间:2016-11-30 0:08:24   点击数:
  

内容简介

今天22时21分,我国迎来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医院的专家表示,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肝病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15%,85%乙肝患者会出现病情反弹,并伴有转氨酶反复升高、尿黄、肝区疼痛、失眠等症状,因此来说,秋季的肝病防治刻不容缓!

为此,我院的专家为广大市民总结出了秋季养肝三大注意事项,提请读者注意。

在秋季,肝脏很容易受到伤害。为什么这样说呢?

专家介绍,秋季气候由热渐寒,人体的生理活动也由外向活动转为内敛收藏,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而秋属金,可制约肝气,导致秋天肝气多虚,易伤机体阴津,肝脏“体阴而用阳,阴亏则肝气虚”。加之气候温差较大,更容易造成感冒、腹泻等季节性疾病,从而引起肝病的发病和复发。

除了自然环境的原因,饮食不节、睡眠不足也能引发肝损伤。

在刚刚过去的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人们都喜好食用冷冻食品、冰饮,宵夜多以小龙虾、烧烤为主,肝脏承受着非常大的负担;转入秋季后,人们往往会选择调理身体,常会食用一些高脂肪、高蛋白且味道较重的食物,亦加重了肝脏的承载能力,这也是成为肝脏受伤的重要原因。

01

乏力、倦怠、精神不振可能不是“秋乏”

肝主藏血,肝血不足会阻塞气的运行,气郁则血流不畅,毒素无法排出,必然出现乏力、倦怠、精神不振等症状。秋季天气变凉,人们常会把这些症状归结为“秋乏”,实则不然,如果这种困乏、倦怠在规律休息后不能改善,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

02

口苦眼干,头目胀痛,可能不是“上火”

秋季干燥,很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秋燥表现,这些人们通常称之为“上火”,一般就是多喝点水,并不以为意。不过,在肝病高发的秋季,如果这种症状持续表现明显、严重,不能自行缓解,可别掉以轻心,可能是肝火过旺所致,肝火旺会出现口渴欲饮、口苦、眼干、眼痒等症状。

03

腹痛、腹泻或者恶心、呕吐,可能不是“胃肠功能紊乱”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它参与着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一旦肝脏出现问题,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进而影响患者食物消化与吸收,会出现厌油、恶心、呕吐、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最后专家提醒,如果发现自己有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问题,或身体若有口干口苦、牙龈出血、皮肤发黄、小便发黄、乏力、肝区疼痛、厌油、恶心、食欲不振、腹胀等这些情况,千万不要忽视,一定医院检查治疗。

    

为了响应落实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弘扬医疗的公益性,实施精准扶贫,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肝病防治扶贫专项资金为饱受肝病折磨的贫困患者提供权威专家、医疗新技术的支持。对贫困地区患者提供医疗费用等多种形式的援助活动,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得到科学规范治疗。

  

活动时间:9月1日-30日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kowo.net/gbdsy/4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