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新闻
+条评论
看看部分网友的点评
虽然不能%地断定这个他完全因为乙肝婚恋受挫而自杀,但是亿友公益在长期和乙肝群体打交道过程中知道,婚恋仍然是不少乙肝群体的一个槛。有人刚好爱上了乙肝携带者,自己不介意,但是自己的父母很介意,结果活活的被父母拆散。这样的咨询,亿友公益每月都会接到好几起。
那么问题来了,乙肝婚恋到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乙肝会不会性接触传播,会不会遗传,是不是一定得肝癌?
1乙肝可能会通过性接触传播
但是注射疫苗可预防
乙肝只有母婴、血液和未经安全防护的性接触传播,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办健康证,从事食品行业。注射乙肝疫苗是您远离乙肝最有效、低成本的方法。乙肝疫苗要在第0、1、6月打三针。
母婴传播
主要发生在乙肝孕妇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而垂直传播(分娩前的宫内感染)感染率3%,多见于HBeAg阳性(俗称大三阳)孕妇。新生儿易感染乙肝病毒,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胎儿受产道挤压导致皮肤破损,接触母亲血液而感染。同时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不能自主清除乙肝病毒,而青少年或成人感染乙肝病毒,95%以上能自己清除病毒并产生抗体。
血液传播
包括输血,消毒不彻底的输液、针刺、纹身、纹眉、牙科治疗及共用带血牙刷。
未经安全防护性接触传播
和乙肝携带者结婚了,不能总是带安全套,总要生小孩吧。不用担心,只要另一方注射疫苗,并产生抗体,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并且乙肝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婴幼儿,青少年或成人感染乙肝病毒,95%以上能自己清除病毒并产生抗体。
2乙肝妈妈可生健康宝宝
乙肝虽会通过母婴传播,但并不是遗传病,因为遗传病是无法通过疫苗预防的。乙肝孕妇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同时在1月及6月龄时完成规律的另外两针乙肝疫苗接种,科学规律完整的联合免疫接种能够阻断90%以上的乙肝母婴传播。现在民间流传的,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无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作用。
对于e抗原阳性(乙肝大三阳)的携带者孕妇,通常乙肝DNA复制活跃,血中的病毒载量比较高,这样也会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就像敌人的数量太多,使得胎盘作为城墙的保护作用将备受挑战。因此,目前最新的乙肝诊疗指南建议在怀孕第28周左右开始服用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不要服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抑制病毒复制,可进一步提高乙肝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实现乙肝母婴的零传播。
假如在孕期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数量,在1月时加种一针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有助于保护新生儿。
3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乙肝孕妇的新生儿可以母乳喂养。母乳对于新生儿的免疫形成及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由于乙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计划,新生儿出生将免费注射乙肝疫苗,所以我国5岁以下的乙肝感染率已低于1%,中国政府还因此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表彰。
4乙肝不一定发展成肝癌
乙肝到底可不可怕,主页君的意见是,越不了解它,就越害怕。所以,战胜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它,再打败它。的确15年前,在国内基本还没有有效控制乙肝的药物,而现在多种抗病毒药物已在国内上市。
常见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分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干扰素又分为长效干扰素(0多元一针,每周一针),短效干扰素(一般隔天注射)。干扰素治疗副作用很大,较多患者还是选择口服核苷(酸)类药物。核苷(酸)类药物分为一线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二线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二线药容易耐药,且副作用可能会较大,初次治疗尽量选择一线药。
并且除替诺福韦以外的抗病毒药物,均已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可以申请医保报销。广州等全国约70%的城市有门诊慢性病(特殊病)报销政策,不需住院,即可门诊报销,减轻乙肝患者负担。
在亿友公益的参与推动下,年浙江省一线国产药物降价50%,广州乙肝门诊报销额度从元提高到元。所以,在未来乙肝药物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医疗政策还会更加完善,根本不用担心。
5我的女(男)朋友是乙肝携带者
要不要告诉父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乙肝携带者,特别是女性乙肝携带者生的小孩肯定也是乙肝,导致不少乙肝携带者被迫离婚。
同时,建议乙肝携带者在婚恋期间,建议自己的另一半,不要将病情告知父母,告知后很有可能婚恋告吹。作为成年人,乙肝是两人之间的事情,和父母没有关系。乙肝情况告诉父母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父母担心,更衍生一系列麻烦事。特别是由于当年没有乙肝抗病毒药物,因此很多老一辈对乙肝有着极为错误的观念,认为乙肝会遗传、会无法控制、无法治疗。
所以,乙肝孕妇能生健康宝宝,也呼吁社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美满爱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闻原文↓↓↓ 儿童会得白癜风吗皮肤病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