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想了解
编者按:《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简称《指南》)发布后不久,可实现治愈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在我国的可及性得到了极大改善,丙型肝炎(丙肝)防治进入到历史新阶段。临床用药前的基因型检测还有必要吗?肝肾功能异常的特殊患者有何注意事项?经过1年多的积累,目前主张如何综合考量为患者制定方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听听医院医院副院长、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高志良教授怎么说。
问
DAA进展迅速,从特定基因型到多基因型,甚至泛基因型。您认为临床用药前的基因型检测还有必要吗?
高志良教授:有关丙型肝炎的诊断,首先是要查HCVRNA,其次,我主张患者查基因型。虽然我国以基因1b型为主(62.78%),但整体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3],各个地区有所不同。基因型不同,对应的治疗方案也不同。《指南》也是明确推荐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评估HCV基因型[1]。检测基因型有利于医生更好地选择药物和更好地掌握治疗。
问
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对于有肝肾功能异常或损伤的患者,选择药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志良教授:丙型肝炎的治疗整体而言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也有一些顾虑,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如果DAA方案含蛋白酶抑制剂,则不能用于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第二,含索磷布韦方案慎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不推荐用于CKD4~5期[eGFR30ml·min-1·(1.73m2)-1]和CKD5D期(透析)患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