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导语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曾经被称为乙肝大国,为了预防乙肝病毒(HBV)的传播,我国在年就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每个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的传播大幅下降,但根据最新流行病调查,我国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流行率仍有5%-6%6,日常生活中,大众对于乙肝及乙肝疫苗的认知也有几处常见的偏差,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误区一
乙肝是一种遗传病
正解:
乙肝不是遗传病。乙肝有家庭聚集的特性是因为它是一种传染病。HBV最主要的三种传播方式是: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这三种传播途径都可能出现在家庭中,有研究显示1,当一个家庭中有HBV慢性感染者时,其家庭成员的感染率可高达76.57%,其中子女的感染率为42.86%,夫妻间的感染率为87.54%。
误区二
乙肝“两对半”中包含的五个指标都是阴性才是好的
正解:
乙肝“两对半”是指五个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状态的常用血清学指标,分别为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就是指这五个指标中有部分是阳性的,如果HBsAg、HBeAg和HBcAb为阳性,就是“大三阳”,提示体内的乙肝病毒处于活跃期,传染性强;如果HBsAg、HBeAb和HBcAb为阳性,就是“小三阳”,提示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速度降低,传染性降低2。
接种乙肝疫苗后抗-HBs显示阳性,此时才表示机体对HBV产生免疫力,能够保护我们远离乙肝病毒。
误区三
接种乙肝疫苗前都需要去检查乙肝“两对半”的五个指标
正解:
目前不推荐常规开展接种前血清学检测3。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均证明,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感染过和未感染过HBV的人都是安全的4。
误区四
只要接种过乙肝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正解:
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会逐年下降5。也有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无法对乙肝疫苗接种产生应答或低应答,此类人群需要加强免疫3。
误区五
妊娠期的女性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正解: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6,未感染过HBV的女性在妊娠期间接种乙肝疫苗是安全的。正常接种程序是0-1-6月接种三针,另一种加速疫苗接种程序(0-1-2月)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黎健,刘景壹,胡家瑜,等.上海市乙型肝炎感染者家庭成员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4(3):-.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